首先让我们看他们是怎么定义的,ID卡又叫身份识别卡,是一种不可写入的感应式卡,拥有一个固定卡号编号.卡号在封卡前写入后不可再更改,绝对确保卡号的唯一性和安全性.ID卡可以作为一般的门禁或停车场系统的使用者身份识别,因ID卡无密钥安全认证机制,且不能写卡,很难实现一卡通功能,同时也不合适做消费系统。

如果要想实现一卡通功能,消费系统功能,IC卡是最佳选择,IC卡又称集成电路卡,通常是在塑料卡片内嵌入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构成的PVC卡。集成电路芯片可以是存储器或微处理器。带有存储器的IC卡又称为记忆卡或存储卡,带有微处理器的IC卡又称为智能卡或智慧卡。记忆卡可以存储大量信息;智能卡则不仅具有记忆能力,而且还具有处理信息的功能。IC卡可以十分方便地存汽车费、电话费、地铁乘车费、食堂就餐费、公路付费以及购物旅游、贸易服务等。 

与IC卡功能差不多的另一种卡叫M1卡,M1是菲利浦下属子公司恩智浦出品的芯片缩写,目前该公司的M1芯片与国产芯片相兼容,其实M1卡也属于非接触式IC卡。M1卡,优点是可读可写的多功能卡,缺点是:价格稍贵,感应距离短,适合非定额消费系统、停车场系统、门禁考勤系统等。

如果要实现更高级功能,对安全级别要求特别高的,可以选择CPU卡,CPU卡芯片是一个微处理器,它的功能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。CPU卡可适用于金融、保险、交警、政府行业等多个领域,CPU卡的优点是存储空间大、读取速度快、支持一卡多用功能等特点,CPU卡从外型上与普通IC卡,射频卡并没有太大差异,但是性能上却有巨大提升,安全性和普通IC卡比,提高很多,通常CPU卡内含有随机数发生器,硬件DES,3DES加密算法等,配合CPU卡芯片上的COS操作系统,可以达到金融级的安全级别。

通过上面的学习和认知,相信你已经很明白IC卡、ID卡、M1卡、CPU卡的区别,其实这些类型的卡除了ID卡外,其他的IC卡,M1卡,CPU卡都差不多,只是在智能功能上有不同程度的加强。相信你懂的。

IC复制卡选择

UID卡:

UID卡可以修改任意扇区,作为M1复制的子卡,主要应用在IC卡复制上。该卡片完全兼容mifare 1k卡片。卡片的block0(UID所在的block)可以任意修改,重复修改,不需要密码即可读写卡,同时不怕写坏卡,即使写错0块,写坏扇区控制字,也可以随时修复回来,不影响后续使用。

CUID卡:

CUID卡是针对UID卡做的优化。UID卡出现的比较早,会响应后门指令,可被使用后门指令检测是否为克隆卡的机器发现,而CUID卡不会响应,一般可绕过读卡器防火墙。CUID卡可以重复修改0块,但是它和UID卡的区别是,UID卡是通过指令修改0块,CUID使用的是常规密码验证的方法写0块,其他扇区和标准M1卡相同。缺点是,还是有可能会被检测出来,而且如果不小心写错了UID号的校验位导致无法读卡,没办法修复只能报废。

FUID卡:

CUID卡复制没有用的情况下的备选,FUID卡是针对CUID卡做的优化。新的读卡系统,通过检测卡片对特殊指令的回应,可以检测出UID卡,因此可以来拒绝UID卡的访问,来达到屏蔽复制卡的功能。FUID可以修改0块,但只可以修改一次,写错也没办法更改,也不能重复利用。修改后和M1卡完全一样,很难被屏蔽检测,针对一些更高级的读卡器防火墙。

UFUID卡:

UID卡和FUID卡的结合版,可以手动控制0块锁死,0块锁死前为UID卡,锁死后就变成了FUID卡。我们一般使用CUID卡即可,不必购买更高成本的FUID和UFUID,除非你确信自己操作无误且CUID卡无法通过验证。

ID复制卡选择

T5577 卡是一种可以写入数据可以加密的低频卡。最特别之处是,写入ID号可以变身成为ID卡,写入HID号可以变身HID卡,写入Indala卡号,可以变身Indala卡。T5577一共有8个块,每个块只能存8位数。第0块是用来设置卡片类型和调制方式的,决定了卡片是ID卡还是HID卡,如果随意修改会导致读不到卡。最后一个块,在没有加密时是数据区,加密后,其数据就变成了密码。读取原卡有效的10位或18位识别码,将其复制后写入白卡中一般即可通过门禁验证。

T5557卡卡数据存储原理

T5557 是非接触式 R/ W 辨识集成电路(IDIC),适用于 125 KHz 频率范围。被连接到芯片的单一天线线卷, 被视为集成电路的电力驱动补给和双向信息的沟通接口。天线和芯片一起构成应答卡片或标签。在芯片上有330 bit 的 E2PROM(分布为10个区块, 每个区块 33 bit)能从一个读写器上被读和写。区块 0 是被保留用于设置 T5557 的操作模式的标签块。区块 7 可能包含一组密码,用于避免未经认可的写。数据的传送,利用 IDIC 加载调制完成。它是在2个终端1和2 的线圈中感生出一个RF抵抗场强,这IC接收到 扫描场,再以100%的振幅进行解码调制,从而得到基站或读写器的编译码信息。

M1卡数据存储原理

M1卡分为16个数据存储区,通常我们称为“扇区”,编号是“0”到“15”。每个扇区又分为4个存储单元,我们称为“块”,在M1卡中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就是“块”。每一块有16字节(16B),用来存放数据。。每个扇区都有独立的一组密码及访问控制,每张卡有唯一的一个32位的序列号。

第0扇区的块0(即绝对地址0块),它用于存放厂商代码,已经固化,不可更改。每张M1卡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UID号,这个UID号保存在卡的00扇区的00段,也称为厂商段,其中前4个字节是卡的UID,第5个字节是卡UID的校验位,由卡号通过持定算法计算而来,填写镨误可能导致卡片锁死作废(一般写卡工具带有桉验功能,错误会提示),第6-8字节为卡片类型(基本上没啥用,改了也一样能识别到正确类型),最后8位为厂商代码(由卡片广家确定)。

每个扇区的0,1,2块为数据块,用来存储数据,第3块为控制块,前6个字节存放A密码,中间4字节为控制字段(决定该扇区的读写权),后6字节存放B密码。每个扇区的密码都是独立的,

如果仅仅复制只用于门禁的M1卡,可以先不用购买设备,因为一般门禁的原理是验证0扇区的UID号,如果该UID在系统中存在,则验证通过,而有些发卡商为了便利让0扇区使用了默认密钥FFFFFFFFFFFF,所以可以先用手机NFC测试复制0扇区0块

常见的几种卡片解析

芯片类型重复擦写功能特性用户群体
M1卡(又叫S50卡、1K卡)0扇区不可写天生可过防火墙物业发卡授权
UID卡全扇区可读写响应magic指令,遇防火墙失效个人读写设备复制
CUID卡全扇区可读写不响座magic指令,遇高級防火墙失效个人读写设备复制
FUID卡0扇区写入自动固化自动固化后变成M1卡,可过防火墙个人读写设备复制
UFUID卡0扇区写入需手动锁定固化手动固化后变成M1卡,可过防火墙个人读写设备复制
芯片类型重复擦写功能特性用户群体
ID-TK4100(又叫ID授权卡)不可擦写正常渠道发卡物业发卡授权
ID-5200可反复擦写遇防火墙失效个人读写设备复制
ID-T5577可反复擦写遇防火墙失效个人读写设备复制
ID-8268可反复擦写可过防火墙个人读写设备复制

类似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