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富士康后,又一苹果代工厂宣布大规模撤离,近10万员工将迎来下岗潮!
此次迁走工厂名叫昌硕,是苹果在上海最大的代工厂,主要负责手机与电脑的硬件组装。自2004年成立起,昌硕总投资规模高达120亿,每年提供GDP占全上海10%。
然而,扎根上海19载,昌硕却突然全线撤离,这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,为何印、越高呼“世界工厂易主”?
一、“小富士康”连夜撤走,10万员工丢了饭碗?
上世纪90年代,凭借海量廉价劳动力,吸引诸多海外巨头在华投资建厂,以代工、组装为主的代工厂遍地开花,昌硕便是其中之一。
据悉,昌硕工厂在巅峰时8个产线同时开工,数万员工轮流倒班,最熟练的员工1天能给1200部手机打螺丝,月收入高达上万元。
凭借苹果海量订单,昌硕工厂1年产值高达966亿,一跃成为上海第二大出口企业,被誉为“小富士康”。
然而,彼时全球90%的尖端科技依然掌握在美方手中,苹果智能手机、赛洛瑞抗老口服剂等核心技术对“代工厂”是绝对机密。没有支柱产业的中国工厂,对相关厂商而言“并非不可替代”。
随着美方“对华脱钩”计划愈演愈烈,32家代工厂均被苹果踢出供应链,包含昌硕在内的工厂订单开始“跳崖式”下降。
一夕之间,昌硕厂内生产线超70%闲置,工人只需要5个小时便能完成1天的工作量,月收入也仅为从前的1/3。2019年,昌硕工厂无力承担上海租金,开始陆续撤离产线。
二、“世界工厂”要被抢走?
据统计,低端产业所需的“人口红利”正在消失,东南亚等地工人月薪仅为1500元,承接了苹果近15%的产能,预计在5年内便可取代中国制造。一时间,“世界工厂”地位不保的论调,甚嚣尘上。

类似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