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来看组织的态度,别特么说这是媒体,就是组织的肉喇叭儿,有异议的出门左转~

这是各打50大板,
组织官方定性为“乌龙事件”~
假如,这只是一起普通的女性出于自我保护,维权过度带来的误会,双方当事人已经达成了和解,相信,公众不会死揪住不放。
第一次,地铁上已经查明真相,大叔没有偷拍她,她没道歉,而是教训了大叔。
第二次,在警方介入的情况下,验证了大叔的清白,她还是没有当面道歉。
第三次,写小作文,发视频网暴大叔,结果遭到舆论质疑,她依旧没有道歉。
第四次,引起全网舆论哗然,她选择第一时间删掉所有媒体上发布的过往消息,但唯独没有选择道歉。
第五次,大叔的儿子去报警,她道歉了。
这不是一起普通的乌龙事件,这位张硕士的所有后续举动,让广大的公众感觉到了恐惧和不安。
这种不安,不是源于男女性别和女权话题。
而是公众对掌握了专业技能、话语权、居高临下的精英阶层的恐惧。
说到网暴,那位拍视频、写小作文发到网络上的硕士女生,才是典型的、专业的、真正的网络施暴者。
事件过了这么多天,一直在调查的川大迟迟不见处理决定,很难要人相信背后没有人施压。
地铁,车站,码头,都是属于公众场所,信手拍摄与偷拍裙底,有着非常明确的法律界限。
如果说这位女生只是一个学历很低的小女生,为了想一夜爆火成为小网红,故意制造话题蹭流量,可能她是真不懂法律。
但作为一个研究生,新闻专业的研究生,不可能不懂法律。做记者是需要拍摄素材的,是懂得隐私权的边界的。
如果说任何一个女生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,仅凭感觉被偷拍,就有权利检查对方手机的私人信息,这已经严重侵犯了个人的权利。
而恰恰正是地铁事件的不良示范,6月11日,成都地铁又爆出一起类似事件,两名女子在地铁上,非要说一名男子鞋上装了微型摄像头偷拍,乘客,乘务员等予以证明澄清无效,最终报警后,警察证实男子鞋子里什么也没有。在折腾了这名男生数小时之后,女子一声轻飘飘的“对不起”,就跟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走了。
随意怀疑,诬陷,折腾,竟然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。
地铁事件中,被诬陷的大叔最后选择了原谅,理由是“她还年轻,不要伤了她的前程”。
大叔的原谅是善良,也是无奈。
一个底层的打工人,为养家糊口已经精疲力尽,哪有时间和金钱去雇律师起诉她,维护自己的权利。
这也是绝大多数底层民众在被精英阶层欺压的时候的选择。
所以,才让人倍感难受。
一个二十几岁的成年人,经历了组织的层层考验,当过学生会主席,入了党,还被保送研究生,名副其实组织的自己人?
她太懂了,所以选择了变本加厉,贴标签,因为她知道对方就是底层中,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。
可以利用他们,伤害他们,反正他们永远也够不着自己。
欺负这种人既没有什么风险,还能让自己狠狠的火一把。
或许能够脱颖而出,得到组织的临幸~
处心积虑的伤害了你,一句道歉轻轻飘过,就好像什么事也发生过一样。
而这样的人即将进入媒体,成为新闻从业者,这样的玩意儿,不正是组织喜欢的么,成为没有底线的肉喇叭,成为喉舌。(这两个是有区别的,肉喇叭比喉舌低一级,喉舌毕竟是身体上的器官,肉喇叭就只是一坨会说话的肉而已)
所以,这才是整个事件始终令人感觉恐怖的一点。
最后附上,那封写给组织的信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