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绍兴十八年,宋金讲和已经六年,两国之间进入了一个短暂而安详的和平期,赵构也迎来了自己登基以后难得的不需要备战的清闲日子。

这一年的春天,临安府发生了一件耸人听闻的大案。

一个叫张问的幕士报案,说头天晚上自己不在家的时候,家中被一群盗贼破门而入,抢走了不少值钱的东西,包括古董玉器字画之类的,还列出了详细的失物清单。

临安府非常重视这件案子。太平盛世,天子脚下,竟然还能发生这种事情。一群强盗,今天能够抢一个幕士的家,明天就能抢达官贵人的家,后天说不定就能冲进皇宫闹事,太恐怖了。

朝廷于是下了一个命令:从严从重,严查严办。

得到命令的临安府立刻行动起来,开始根据语焉不详的报案线索实施排查和抓捕,一查就是五六个月,抓到就审,审完再抓,最后抓了上百人,至少是在人数上凑齐了“群盗”的规模。

到了这个份上,临安府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任务了,就准备结案。

但是写结案报告的时候,临安府遇到了三个难题:

第一,到目前为止,一直没有找到张问家丢失的赃物,这不太符合捉贼拿赃的办案原则;

第二,一直不停有人在举报,说谁谁谁也参与了这起抢劫案,请临安府把这人抓起来;

第三,这一百多人的口供里,愣是找不到一个主犯,也就是说,这一群强盗没有老大,大家仿佛全凭一个朴素的信念团结在一起群策群力出去抢劫。

这太不合常理了。

于是,临安府就把这起案子上报了大理寺,让他们来决断。

大理寺的一把手叫韩仲通,拿到卷宗之后也觉得无从下手,回到家里愁眉苦脸吃不下饭。

韩仲通出生在一个文化家庭,母亲姓刘,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物,一看儿子那么焦心,就关切地问了问。

韩仲通简单介绍了案情,然后感叹说:“天子脚下出了这么大一起入室抢劫案,快半年了抓了上百人,居然找不到主犯,这简直是太神奇了。”

刘老太太慢悠悠地对韩仲通说:“这个案子我也听说过,我给你讲个思路,你琢磨琢磨。你知不知道那些败家子是怎么弄家里的钱的?他们一般都是趁老爹不在家的时候,悄悄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偷出去卖了,然后等老爹回家就说家里遭贼了。然后呢,他妈往往溺爱他,就帮着糊弄老爹,给儿子作证,老爹就深信不疑了。”

韩仲通一听,还有这种操作,第二天就开始派人去跟踪张问的儿子。

几天之后,手下回来汇报,把张问儿子的行踪了解得一清二楚,什么时候去谁家喝酒,什么时候去谁家赌钱,什么时候去色情场所消费,全部列了清单。

等搜集完成之后,韩仲通组织了一次联合行动,把张问儿子常去的这几家进行了一个大搜查,果然把张问家丢失的所有财物全部找了出来,一件不落。

韩仲通把张问的老婆儿子抓过来一审,果然跟刘老太太说的一样,张问的儿子平常吃喝嫖赌无所不为,在外面欠了不少钱还不上,于是就想了这个办法从家里偷东西出去抵账。张问的老婆心疼儿子,帮忙做假证打掩护,就给张问说家里遭贼了。

就因为这么一个小事儿,造成了杭州城近半年来冤狱不断,风声鹤唳草木皆兵。

至于为什么一直有人举报强盗呢,是因为那些狡猾的市民看见这是一桩大案,官府见线索就抓,想要用这样的方法来报复仇家。

这件事的处理结果是这样的:张问的老婆儿子因为诬告被处罚,牢里的一百多个人无罪释放,有没有朝廷赔偿没说,在那个年代,能捡回一条命已经算是不错了。

至于韩仲通,因为成功破获了这起耸人听闻的大案,从大理寺卿提拔为刑部侍郎。

所以说,最了解儿子这些烂德性的人,始终是他妈……

类似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