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完标题,你可能会想,这不过是常规的凑一下热闹,蹭一下热点而已。了解老沙弥的,可能并不会这么想,可能其它人都在吐槽,都在羡慕嫉妒恨,老沙弥这里不会,确实是真心实意的想为国内开发ChatGPT的老板们提点拙见,有点外卖多的,帮我@美团的王兴老板,说不定可以上达天听。当然,认识其它老板的,也行,咱不挑听众。

一、国内外AI的现状
现在国外的ChatGPT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、互动,能胜任写论文、宣传文案、翻译等的文员工作,任务。其它类型的一些AI还可以生成宣传海报、绘画,还有类似一些邪恶的功能,比如……等等。这些文科类的工作,确实做的比较好。连陆川都说:“AI用15秒生成的海报,比专业公司一个月做得还好

而类似的编写程序代码、工程计算、寻医问诊等的理工科工作,做的就差强人意了。包括ChatGPT的老板都说,工程技术上遇到了些瓶颈,但正在努力。以目前ChatGPT的进步速度,它们说大概半年就可以补全这方面的不足,即使不行,三两年内,估计也不在话下。

而国内已经跟风出来的AI,以百度的“文心一言”首当其冲,匆忙上架,也算是吃了一波流量吧。但一如老沙弥之前预言的一样,表现极为猥琐,问答起来,经常驴唇不对马嘴。至于绘画创作,好像也是不打自招,承认使用了外国的AI:stable diffusion,百度只不过做了掮客,翻译客户需求给国外,然后从国外交货回客户。真心希望阿里出来的AI,不至于画“胸有成竹”如此吧。

二、对国内开发AI方面的拙见
首先声明,老沙弥不是什么算法人才,也不是什么程序猿,自然也不会从这方面提见解。但,倒也算工程领域的实践者和数字化的先行者,知道工程师们的需求,也知道达成这方面市场需求的途径和办法。所以,这里,老沙弥只从工程领域方面阐述下看法,超过OpenAI可能有困难,但不掉队太远,可能可以。
1、搭建高质量的数据平台

上图摘自微软CTO韦青亲述的那篇文章,字很多,说的很透彻。确实,表面看起来,都是风光无限的ChatGPT,但是,这冰山下面是多领域、多学科等方面的知识整合,一旦涉及工程领域,就更甚。这时候,一个靠谱的、高质量的知识来源、数据来源就尤为重要。
老沙弥曾经以工程上的计算问题测试过ChatGPT,必应等,下面以必应举例。当你使用英文告诉它怎么去计算工程问题的时候,它搜索的是国外的资源,使用的是靠谱的工程办法;当你使用中文告诉它时,它搜索的是国内的资源,使用的方法,准确率极低。下图为新近补图,原来测试的效果,英文的要好很多的,不知道是不是和最近封锁有关。
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?有些人可能知道些,国情所致,语言环境所致,浮躁所致。
a、搜索出来的信息可靠程度不同。
国外信息像维基等的,每个词条,都经过多种认证,信息饱和度又足;像大英百科全书、开放的图书馆和教学网站等的,这些都是各所大学、教授支撑,老牌子了,自然可信度高。所以,你可以想见,为什么马斯克说,国外所有的知识都是可以免费获取的,大学只不过是你享受青春的地方。
(这里不会放视频,只能意会了,这里)

而国内的工程技术方面,信息本来就少,开放度还不够。前有知网等虎踞,后有度娘等混淆视听,迫不得已,必应选择了相信百度文库等这一类的东西。而这一类东西,老沙弥有些验证过,有部分是误人子弟的,最气人的,那里很多都是剽窃他人成果,本人的就有好些遭殃了。
b、信息互通屏障。

由于防火墙以及国内站点控制舆情信息技术的存在,访问一些技术外网,存在很大的困难。很多工程技术信息,只能通过学校、专家教授们向国内的学者们转达,像老沙弥这样的,应该寥寥。另外就是,外网主要以英语为主,两种语言的转换,涉及到很多专业词汇,稍不留神,就可能词不达意。这也就是为什么百度画鼠标,画成了老鼠,因为,它们英文都是mouse。

总的来说,无论是因为环境屏障也好,还是信息可靠度低也好,都反应了一个核心的问题,没有一个高质量的数据平台。即使是转换国外的工程信息数据,一样需要靠谱的平台。而搭建这个平台,当然非一日之功,像三贝这样的很多网站,实际走的路子和很多互联网企业一样,不分青红皂白的抄作业,而忽略了它的有效性。
搭建高质量的数据平台,可以像某乎一样,简洁,实用;可以像很多国外的公益教学机构一样,专一,可信;可以像谷歌搜索引擎一样,不太唯利是图,尽可能不偏不倚。这些都有样板学习的,做起来并不困难,困难的是,企业浮躁,急功近利,耐不住。老沙弥自己的专栏和app,也算是做着这样的事情,大家可能也正是垂涎这些,才不断主动增加浏览量和使用量。像老沙弥一样的人,还有,他们的步子可能很小很小,影响力也十分有限。
(原创有文件夹图,此处略)

试想下,上世纪的学生出来工作,学习的是这种抽象的基础知识,现在的大学生出来还是学习这种基础知识,完全没有太多更新迭代的成分。如果每一代学生都从头开始,又怎么会有更大的跨越。
2、贴近市场需求,通过工程工业的庞大市场,促进AI在这方面的良性发展
所有的产品,最终都以盈利为目的,工程领域的AI,应该结合工程领域的市场需求,满足工程工业在设计、选型、图纸绘制等等方面的便利,同时与高质量的设计公司、工业产品品牌等进行合作,推动工业市场的高质量、良性发展。普通人比较熟知的,就像京东,动不动搞京东自营,又快又靓,这多好。

就以大家最普通的泵阀产品为例,虽然很多人感觉很简单,但真正能系统而又通俗易懂的讲清楚的,估计没几个。原理不通,更不要说在形式、参数等计算、选择上出现失误。如果创建的AI或者平台,可以做到这一点,就锁定了很大一部分工业产品的市场资源,良性发展,应该是看得见的。这方面,比较积极的案例,比如南方泵业、斯派莎克、TLV等就是,但它们毕竟狭隘于自己的领域,老板们的格局可以更大的。

大概说这些,不为别的,立个flag罢了。工程技术领域的AI如此,医学上的AI,估计也差不多是相似的,也要大量高质量的、有用的数据进行支撑。通过你的疾病现象,进行基本的病情诊断,给出治疗方案、用药等等,这个也早就不是新闻了。你试想下,如果我们不从今天开始追赶,没有更多可信透明的医学数据,将来会越来越多人鄙弃坐诊的医生,鄙弃中医,到那时,我们就会丧失无数的瑰宝,届时,为时晚矣。看看郭老板,耄耋之年,还保持敏锐的嗅觉,如此青睐医学AI:

虽然知道,絮絮叨叨的说这些,就像老婆数落老公一样,然并卵。万一,朋友圈真有开通度盘超级VIP,或者美团外卖包年的朋友,作个谈资也是可以的。

类似文章